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(精选6篇)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!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模板(精选6篇)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1活动目的:
通过主题班会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培养学生对国旗、国徽的崇敬之情,会唱国歌。飞外尊敬国旗、国徽,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。
活动形式:
朗诵、演讲、演唱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导入
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,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,是国家的标志。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,工农阶级的象征,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。
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,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不断反抗压迫,艰苦奋斗,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国旗、国徽、国歌,它们是最崇高、最神圣、最亲切的名字,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?
二、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
xx年前的10月1日,在雄壮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中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,那么这面旗面红色,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?
国旗的象征意义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。五星红旗的旗形为长方形,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。旗面红色,似红霞满天;红色表达庄严热烈,象征革命;红色易引起希望、活跃、喜悦之感。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黄色,显示光明;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;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,能表达优美、温和与珍贵。五星中,一星较大,代表中国***;环拱于大星之右的四星较小,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,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:工人阶级、农民阶级、城市小资产阶级、民族资产阶级。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***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。
三、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
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。
国徽呈圆形,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,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城楼,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,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,至居中的顶部相合,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,呈弧形伸向两边,而后向下垂挂,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、稳定之感。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、黄两色,热烈、美丽、崇高、庄严。
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。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'城楼的正面图景,横贯国徽的中下方,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。
齿轮、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。金色的齿轮,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,硕大的稻麦穗,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,祖国的繁荣。
国徽上的五颗星,代表中国***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,正上方的一颗大星,代表着中国***。党是灯塔,是太阳,没有***就没有新中国。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,象征亿万人民,心心向着***,坚强团结,众志成城。
四、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
“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。”同样,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。
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,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,我们内心的感受,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,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。
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,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,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?为中华的振兴,为中华的繁荣富强,积累知识,增长才干,让我们的国旗更红,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。
五、班级特色展示
下面请听独唱《红旗飘飘》、《春天的故事》。
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才艺展示。在这激荡人心的歌声中,我们的主题班会也进入了尾声。
六、班主任小结
你们是祖国的未来,努力学习吧!祖国需要你们,未来需要你们!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2教学目标
1、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,认识国旗的基本特征和含义。
2、学习在适当的位置准确地黏贴五颗五角星,制作国旗。
3、飞外要爱祖国、爱国旗。
教学准备
国旗(多国)、国歌音乐、五角星(大小各许多)、纸、蜡笔。
教学过程
一、出示各国国旗图片,引起幼儿兴趣。
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国旗。
师:谁能从这么多国旗中找出中国的国旗?
二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国旗,了解五颗星的含义。
1、提问:你在哪里见过国旗?国旗是什么颜色?上面有什么?
小结:我国的`国旗是红颜色的,有五颗五角星,也叫五星红旗。
2、升国旗时你听到什么?那是什么音乐?
3、播放国歌,唱国歌,尝试升国旗礼仪,知道行注目礼。
三、指导幼儿观察五角星的位置,并且自己动手制作国旗。
制作方法如下:
1、粘贴五角星。
一颗大的黄色五角星贴于旗面的左上方,四颗小的黄色五角星围着大星贴在右侧。
2、给国旗染色。
用深红色的蜡笔给国旗涂色,注意不把颜色涂到黄色五角星上。
四、展示幼儿的制作的国旗。
请五角星位置粘贴错误的幼儿纠正,涂色不够的幼儿再次加工。
观看同伴的国旗,作出正确的评价。(重点是五星粘贴的评价)
通过展示作品与评价作品,也是巩固幼儿对国旗的正确认识。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3中班综合:我爱国旗
活动目标
1.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,认识国旗的基本特征和含义。
2.在升旗时,能立正站好、目视国旗,不说话。
3.能够沿着边沿线整齐地剪下国旗。
活动准备《幼儿画册》糨糊、吸管若干、挂图
活动过程
1.出示各国国旗图片,供幼儿寻找中国国旗,引起认识兴趣。提问:谁能从这么多国旗中找出中国国旗?
2.观察认识国旗,了解五颗星的`含义
3.我爱国旗
(1)教师交代要求:能够沿着边沿线整齐地剪下国旗
(2)剪旗杆:在旗面左边边缘处抹上糨糊,双手同时捏在纸张边缘与旗杆,向内侧卷进,并稍许停顿,将它们粘牢些。
4.师幼合作将制作好的国旗用以布置教室环境,迎接国庆。
5.视频播放升旗仪式,孩子们立正站好,目视国旗,不说话。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4[教学目标]
1.通过欣赏《国歌》和学唱《我们爱国旗》,培养同学尊敬国旗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。
2.让同学在《听听走走》游戏中,复习巩固四分音符的节奏。
3.学会用拍腿、拍肩的动作表示四分音符。
[课时布置]
本课用3教时完成。
教学随笔:
本课教学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巩固一拍概念。目的是要求同学在实践活动中感受、体验、表示一拍。既要通过扮角色、情景扮演来增强伙伴间协调合作能力,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要求同学大面积参与,所以难度也就较大(dps是什么意思?dps在游戏中是指一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,伤害总量/战斗时间,简单的说就是一次战斗中,你攻击起来的每秒伤害。)。
突破口
通过律动,在音乐伴奏下一拍一动,形象、正确地表示一拍。
教学反思
一年级同学识字不多,教师要借用图画进行形象的教学,使同学能在教师带教下熟记、背诵儿歌内容。在同学较熟悉内容后,扮角色背诵,然后进行扮演。
第一教时
教学内容:
1.听赏:《国歌》
2.学唱:《我们爱国旗》
教学准备:四个四分音符的卡片、国旗
教学过程:
㈠听音乐进教室
1.边走边做吹喇叭,敲小鼓,敬礼,拍手等律动。
2.《请你跟我一样做》
老师出示四个四分音符的卡片,要求同学讲出有几拍?
㈡练声
1.用“U”练习发长音,声音要集中,做到看老师指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。
2.有圆滑线处要唱得轻柔连贯,作移调上升训练。
3.练习曲《火车来了》
㈢欣赏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》
1.复习歌曲《音乐是好朋友》,讨论:
①每天早上学校要举行什么仪式。
②奏什么乐曲,升国旗奏国歌时同学应该怎样。在讨论中让同学进一步飞外升国旗时的礼仪。
2.创设一个升国旗的场景,让同学边在教室里模拟升国旗,边聆听《国歌》,激发同学自豪感。
3.通过讨论,让同学谈谈奏《国歌》时想到些什么,还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奏《国歌》。
㈣从欣赏导入新歌《我们爱国旗》。
1.教师面对教室里升起的国旗,有感情地范唱新歌。
提问:歌里讲了些什么?(师生一起回忆歌词内容,培养同学认真聆听后的'记忆能力。)
2教师唱第二遍时提问:这首歌听起来是神气的还是优美的?
3.用“U”哼唱曲调,并拍手跺脚。
4.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。
5.学唱歌曲时要求同学喝歌时吐词要清楚,但不要叫喊。“我爱你”要唱得跳跃有弹性;“敬礼”声音要整齐,不宜过响。
6.配上简单地动作,表示少年儿童对国旗地热爱之情。
㈥课堂小结
㈦师生告别,下课。
第二教时
教学内容:
1.复习四分音符,学会拍腿,拍肩地律动。
2.律动:听听走走
教学过程:
㈠听音乐进教室
㈡师生问好
㈢练声
1.用“U”练习长音,声音要集中。
2.练习曲:《火车来了》
㈣复习四分音符
1.提问:一个四分音符唱几拍?
2.用2个四分音符组成地节奏说话。如:书包、学习等。
3.用3个四分音符组成地节奏说话。如:“我爱妈妈”、“小朋友好”等。要求:有韵律感,内容不重复。
㈤律动:拍手、跺脚、拍腿、拍肩。
1.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感地拍手跺脚。
2.学会拍腿。
3.学会拍肩
4.动作熟练后,跟音乐做一做。
㈥律动:听听走走
听听走走的目的是复习四分音符的节奏,必需让同学先听后动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让同学原地踏步,也可走成各种队形和分组走动,但必需要有节奏感。
㈦复习歌曲《我们爱国旗》
重点指导歌扮演,最后立正敬礼时敬礼动作要正确。
㈧课堂小结
㈨师生告别,下课。
第三教时
教学内容:
1.复习
2.声音的大小
教学过程:
㈠听音乐进教室
㈡师生问好
㈢练声
3.用“U”练习长音,声音要集中。
4.练习曲:《火车来了》
㈣复习四分音符
㈤律动:拍手、跺脚、拍腿、拍肩。
同学观察图意,并用声音模拟大雨和小雨。在实践中个人想象用什么颜色表示。
充沛发挥同学的想象力、发明力,尽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,让同学在分组合作学习中,一起参与扮演,并进行交流。
㈥复习
㈦课堂小结
㈧师生告别,下课。
教学反思:
1.在分组学习中,应培养同学的组织能力、合作自学的能力和同学问听从指挥、团结互助,一起来完成《我们爱国旗》的扮演能力。
2.在扮角色的过程中,发挥同学的个性特长,让他们在即兴发明动作中尽情地表示自我。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5一、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初步认识国旗的特征。
2、让幼儿体会到热爱国旗的感情。
二、活动准备:
纸、油画棒
三、活动过程:
(一)导入话题:
“小朋友,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旗吗?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有自己的国旗呢?(幼儿回答)(国旗是国家的标志,我们都应该尊敬国旗)(小朋友要想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爱国旗)
(二)讨论国旗特征
1“、小朋友看到过国旗马?在什么时候看到的?(幼儿回答)
2、那你们发现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呢?谁来告诉我?(幼儿回答)
(幼儿说的.时候,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制作国旗)
3、老师根据幼儿所说制作出国旗,并让幼儿观察所制作出的国旗,看一看他们说的国旗特征对不对。(老师对幼儿进行表扬肯定)
(三)制作国旗
1、让幼儿根据刚才他们自己所说的特征来制作国旗。
2、教师观察幼儿制作国旗,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。
(四)展示作品
对于制作好的幼儿进行肯定和表扬(可以给幼儿贴上漂亮的贴纸)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6知识目标: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,认读10个字,学习一个多音字“恶”。
能力目标:
1.理解“你们侮辱我的祖国!我不要你们的钱”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情感目标:了解课文内容,体会并学习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热爱祖国的好品质。
教学重点: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,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,理解“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,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?”
教学难点:是感受并理解热那亚少年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具准备:
易错生字,新词卡片;
课件一:反映少年“衣衫褴褛”及“大义凛然时”的图片;
课件二: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;
课件三: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。
教学过程:
熟读课文,学习生字,标出自然段,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。(略)
一、复习巩固易错字。
1.出示卡片:“卖”和“买”,齐读后区分字音和字形。
2.出示“可恶”和“凶恶”,齐读后指名区分音和义的不同。
3.出示“侮辱”,巩固正确读音。
点评: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加强字词的巩固,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。对于易错易混字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。
二、齐读课题,激发情趣。
1.谈话: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,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,他就是:
2.齐读课题:意大利的爱国少年。
三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1.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。其他同学认真听,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?
2.自由谈感受: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,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。(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,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,再进行归类。)
3.教师板书:同情敬佩
4.自由读课文,边读边思考:有什么不懂的问题?画上问号。
5.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,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。
6.再次质疑,老师板书学生问题。
(1)少年那么需要钱,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?
(2)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,他却用钱砸那些人,是不是没有礼貌?
四、品读课文,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,悲惨的语句,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。
1.导入,引发思考: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,这个少年需要钱。
2.投影:少年需要钱。问:他不仅需要,而且是怎样的需要?
3.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?默读课文,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。
4.指名读自己所画出的语句,谈感受。有感情地读出来。
点评:以读为本。自读自悟,读中感悟,悟中生情,情至读中。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在学生读句或谈体会时(不固定顺序,学生随意说和读)适时引导学生重点从少年的遭遇、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态度等三方面使学生感受其贫困和无助。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理解少年对金钱的急切需求。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。
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:
(1)课件出示“衣衫褴褛”的少年形象,理解词义。激发情感。
问: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?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?
(2)课件出示文字:他的衣服太破了,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,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。
问: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?(学生可能会说:真可怜!真不容易!)读出你的心情。
(3)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(略):学生自由练习读出感受,学生评议,老师点击重点词语(打,骂,欺负,重活,实在,终于,搭)使其变色。指导学生朗读。
(4)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(略):请你们仔细读读这几句,看看你能读懂什么?还有什么不懂?
(学生提问时,或引发思考时点击“低声”,“捡”,“躺”,“拉”等使其变色)
引导学生结合“那些人”的`做法理解“低声”,“捡”,“躺”,“拉”等做法,感受少年的心情。(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,虽然他心里不高兴,但是他顾不得了,他太需要钱了)
(6)板书:扔
愿意读读吗?
(7)小结: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惨遭遇,太可怜了!此时,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?
五、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。抓住词语,展开想象,感悟少年的内心,读出感受。
1.导入:少年如此需要钱,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?
2.板书:扔
3.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?浏览课文,读出找到的语句(最后一句)。
4.课件出示:虽然,但是,所以。
5.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。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
6.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?自由读。画出有关词语。
7.自由结合,小组讨论,交流,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。(谈看法,抓词语,朗读,表演等。)
8.引发争论: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?(引导学生感悟“那些人”的做法。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。)
再塑人物形象:课件出示“衣衫褴褛”图,问: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,同情。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?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,你准备怎样画?
课件出示几种图像,启发学生想象,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。
总结升华:爱的力量是无穷的,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,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,坚强,勇敢。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?
引导学生看黑板词语作诗、写几句话、分角色朗读等。(可以自愿组合,也可独自完成)
【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】相关文章: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7-12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03-30
2023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3-15
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8-26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(精选14篇)10-27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03-03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(精选9篇)09-16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(精选13篇)09-16
爱国主义教育班会主题教案范文(精选6篇)09-16
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(精选12篇)09-23